胰腺癌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SCOGI中国之声沈琳教授白蛋白 [复制链接]

1#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可以使中国晚期胰腺癌患者获得生存获益


  沈教授:本研究主要是关于白蛋白紫杉醇和吉西他滨联合作为术后胰腺癌患者一线化疗选择的单臂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观察安全性;第二部分主要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观察客观有效率是否超过预定的最低值,超过最低值进入第二阶段,完成第二部分试验以后则评估患者的缓解率是否大于预定的界值。如果总体上实现既定目标,则第三部分研究则可省略,该研究设计的最终结果和国际多中心试验结果相似。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在国际上已被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证实优于吉西他滨,而本研究是一项单臂重复这一方案的试验设计,最终结果与国际研究的结果几乎相同,生存期达到10个月,缓解率为35%,总生存为9.2个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还发现,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越小,则预后越好,这与国际试验亚组分型结果一致。国际多中心研究的样本量大,总生存为8.7个月,本研究总生存数据为9.2个月,而两者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小于5的人群中结果类似,均为10个月以上。总体来说,两个实验的趋势一致,说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可以使中国晚期胰腺癌患者获得生存获益。安全性方面,所有*副反应事件和比例与国际研究类似。该研究虽然是单臂研究,但中国人群中的试验结果,说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对于中国胰腺癌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一线选择。


  

免疫治疗仍是胃肠领域研究的大热门


  沈琳教授:今年会议的热点仍然是免疫治疗,大会关于免疫节点抑制剂在食管癌和胃癌中的应用的研究很多,也显示了比较明朗的治疗前景,当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开展临床研究,优化免疫治疗的适应人群。第二个方面是综合治疗,尤其是结直肠癌方面,包括如何选择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如何将放疗与化疗进行结合等。另外还有很多正在进行当中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的药物的开发,特别是免疫靶向药物,包括如何寻找合适的靶点,怎样筛选合适的人群进行精准治疗等。


  

摘要:白蛋白结合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国转移性胰腺癌(MPC)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


  背景:MPACT研究结果表明,与吉西他滨单用相比,白蛋白结合紫杉醇(nab-P)+吉西他滨(GEM)用于MPC患者一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OS,中位数为8.7VS6.6月;HR0.72,P0.)。该II期研究旨在评估NAB-P+GEM在中国MP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方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mg/m2+GEMmg/m2第1、8、15天,每4周重复的疗效和安全性分3个连续部分研究进行评价。第一部分,评价安全性。第二部分,通过Simon最佳2阶段设计评价疗效。如果第2部分第1阶段中28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反应,那第二阶段的另外54例患者继续进行治疗,如果观察到9例患者发生反应则该研究完成。如果第2部分研究任一阶段的反应人数不足,则进行第3部分研究比较NAB-P+GEMVSGEM单用的疗效。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反应的持续时间(DOR),OS和安全性。研究还分析了OS和基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的相关性。


  结果:共83例患者接受治疗。年龄中位数为57.0岁,19%的人年龄65岁,70%的患者基线卡氏评分为90–,30%为70-80。第1和第2阶段的合并结果显示,ORR为35%,中位DOR为8.9个月(95%CI,6.01-8.94),中位OS和PFS分别为9.2个月(95%CI,7.60-11.10)和5.5月(95%CI,5.29-7.16)(表)。与基线NLR5相比,NLR≤5人群的OS更长,尽管统计学差异不显著(中位数,10.0VS8.3月,HR0.62,P=0.)。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7%)、白细胞减少(31%)和疲劳(14%),≥级3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7%。前期研究数据不足以支持开展第三部分部分研究。


  结论:NAB-P+GEM方案在中国MPC患者中证明有效。本研究的OS和ORR结果优于III期试验MPACT(表)。与基线NLR5相比,NLR≤5人群的OS显示更长趋势,进一步证实了之前MPACT研究的结果,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方面的数据。

(临床试验信息:NCT)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